剑未配妥人已超凡 521章 新帝

小说:剑未配妥人已超凡 作者:想见江南 更新时间:2024-05-14 16:42:3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许舒想不明白的是,执政临终前的“投票定大局”的建议,简直完美配合了武显谟一干人的夺权。

  若说是巧合,许舒决然不信。

  如果不是巧合,执政为何要这样做呢?

  难道是执政提前侦知了武显谟等人的行动,知道响应者众,杀不胜杀,所以心寒了。

  抑或是被持续地叛乱搞得心灰意冷了,被刺后,不想看着天下大乱,通过这种方式,让武显谟等人的夺权行动变得温和,尽量减少杀戮。

  许舒觉得后一种可能,应当最接近执政的真实想法。

  可许舒又不认为一个成熟、老练,通过政变登上权力顶峰的政客,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就在许舒纠结之际,唱票落下帷幕。

  果然,礼郡王钟承得票最高,领先第二名一倍还多。

  大局底定,朝堂中,反而没有“国体”确定后,陈钊等人上演的忠贞报国那般热闹。

  细说起来,礼郡王被确立为新君,登基称帝,远比确定国体要震撼得多。

  可惜,就那么三两个热血、忠贞之士,早已自绝于朝堂之外,剩下的,都是个顶个的聪明人。

  大势当前,没有人会选择正面对抗,以免被碾作齑粉。

  虽说礼郡王钟承最后的得票远远高于第一名,其实占总票数也刚刚接近三分之一。

  关键是反对力量不能团结,而投票又是无记名的,导致支持礼郡王的势力若嗜血鲨鱼潜藏海面之下,让所有势力不敢妄动。“虚君既已选好,开始政体投票吧。”

  曹议政高声道。

  武显谟道,“我以为还是先恭迎新君入朝才是。”

  说罢,他气运丹田,高声喝道,“恭迎礼郡王登基!”

  他悠长的气脉,宛若大型播音放大器,声音轰传全城。

  忽地,宣武门,中华门,次第打开,十余辆公羊车竟堂而皇之地开到演武场上,车轮碾压着血泊,径直开到殿前的金水桥边才停下。

  便见一扇扇车门打开,走下三十四号人来,身材高大的礼郡王钟承,一身黄袍,气度雍容,在众人的簇拥下,跨入殿来。

  钟承身后,有不少许舒的熟人,除了一脸志得意满的钟甄外,还有农劲松、金亮。

  南统会的邢开鼎也混在人堆里,自会首胡神通不知所踪后,南统会几乎销声匿迹,没想到和兴周会搅合到了一处。

  天水黄家的人也到场了,黄二公子隐在人堆里,眼神一直在四处张望,才瞥到许舒,眼神便飞速逃离。

  以上几人,除钟甄外,都被许舒先后种下血命魂符,其中邢开鼎、金亮、黄二公子,皆是在轮转秘境之战中招。

  除了以上这些人外,许舒还认出不少熟面孔,虽叫不出名字,却知道他们来自两大秘地,天一陈家和龙庆徐家。

  只看各大势力的人,皆盘踞在钟承身后,任谁都能猜到,此番密谋,必是筹划已久。

  少量的人,跟着钟承进了朝堂,余者皆堵在门外。

  不少人怒目瞪着武显谟,很明显,车队能顺利抵达金水桥边,没有武显谟操作,是不可能办到的。

  可此时,大局已定,再喝叱武显谟,也不可能推翻钟承是新任帝君的事实。

  “赖诸君之力,钟某重归故国,再造玄黄,钟承这厢有礼了。”

  钟承入内站定,对着全场四个方向,连鞠四躬。

  “陛下言重了。”

  “陛下何必多礼。”

  “此乃陛下圣德所至,承祖宗基业,上合天理、下顺人情。”

  “…………”

  场中立时起了不少的颂扬声。

  “诸位,礼郡王尚未登基,如何能以’陛下’呼之。再则,当务之急,不是投票决出政体么?我希望诸位不要坏了流程。”

  曹议政高声喝道。

  武显谟道,“要议政体,无非是走立宪议政的老路,还是君主专制的新路。

  老夫有话直言,立宪议政的老路走不通,因为再也出不了一位执政。

  君主专制的新路,实则是比立宪议政更老的老路,遍览世界潮流,这条几乎是条废路。

  我提议,学习大秦与禾国,将议政会改组为御前内阁会,选出阁老,以及首相。

  首相之权,相比阁老,只多召集御前会议权力,以及票决时的双票权力。

  此外,首相之任,除三品以上重臣推举外,还需得到陛下首肯……”

  武显谟气贯当庭,似要在自说自话间,底定国是。

  显然,武显谟的这番话,逻辑严密,关于新朝的权力架构,考虑了多方面的利益,不是一人所为,而是一个组织精心商议的结果。

  在这个架构下,君权不小,绝非虚君,但又不能一言九鼎,为所欲为。

  执政,也就是新的首相的权柄,也被急剧压缩,但又是名副其实的治政第一人。

  武显谟说罢,大方地表示,“既是公推,诸君也可议论,只要有人提议出新政体,便能作为其中一个参选标准。”

  武显谟口述的政体,经过许多人头脑风暴,算是当下最合乎时宜的。

  其余众人仓促之际,哪里提得出新的方案。

  就在这时,钟承又说话了,“本王提议,所有议政自动进入新的内阁,担任阁老。

  新的议政会具体设定多少阁老,可以在新政体投票决议完成后,再行定夺。

  此外,故执政变革前后,所有的勋爵,自动延续至本朝。

  诸位在朝议政若致仕,至少分封侯爵,以酬护国之功。”

  此话一出,全场鸦雀无声。

  忽听殿外有声道,“秦国使者到、禾国使者到。”

  一行人直入殿中,领头的正是秦国驻大周大使高烨,禾国使者却是诡异的组合一僧、一书生。

  “大日神尊、明照神尊!”

  磨刀伯爷低声喝道,“武兄,你连他们也联合了?”

  武显谟慨然道,“武某再糊涂,断不会里通外国。”

  “越来越有趣了。”

  许舒暗忖,他心里明镜一般,当钟承说完这番话后,一切都已成定局。

  场中众人争来争去,又有几人忠心为国?

  真正忠心为国的几人,早已自我放逐,出了殿外。

  而钟承的这番承诺,几乎保证所有人的利益,尤其是一干议政。

  钟承不仅给了他们在任的权柄,连退休后的都考虑到了。

  即便是追随执政,这些议政最终退休,也绝得不到封侯之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未配妥人已超凡,剑未配妥人已超凡最新章节,剑未配妥人已超凡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