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少了南北方向的出口,下雪的时候怎么往外运雪?”

  铃儿一提醒,大家全反应过来,街道是东西走向,两边的店铺和住家挨着,连个巷子都没有。

  正常人走路,想回家,不能走一圈从外面绕,这个就得多走几步,才能看到巷子,很窄的巷子。

  下雨不用管,有渠,下雪的雪往哪堆?

  看房山县的情形,它也不像能够提供大量清洁人员的样子。

  朱棣皱眉,哪里出问题了?正常人都不会如此。

  拉着铃儿姐姐手,依旧不嫌热的徐仪华开口:“殿下,是打仗从北平府府城跑来的百姓到这边,还有原来北面的百姓。

  北面的百姓见这边打完,他们的北面就是北元,他们害怕,就往南跑,选择北元还是选择大明,自然是大明好。

  人一多了,原来有巷子的地方就被占了,当时都打仗,没谁会管。

  等着安稳后,都已经成既定事实了,原来的百姓也不全是那些,就变成现在的样子。”

  “对,仪华说得对,北面的百姓害怕夹在北元和大明中间,北元往南打,或者大明向北打,他们有危险。”

  朱棣开心,未来的王妃懂得也不少呢!跟铃儿在一起就对喽!

  说完他又停顿几息,看向里长:“里长,防火是不是也不好?”

  里长点头,没错,房子挨着房子,一旦某个房子走水,一烧一大片。

  下丘村一条街就是,但防火措施好,根本不存在被点燃的情况,稍微有一个火苗就立即被灭掉。

  “诸卿!如何是好?”朱棣问官员们。

  一众官员同时皱眉头,他们发现难办,之前有的通道被占,现在给人家拆了?被拆的去哪?损失是他们自己承担?

  老五朱橚眼珠子转转,回头找人:“房里长,你说现在怎么处理?”

  在后面琢磨着村子里哪個少年比较聪明,努力学习可以考上进食的房大川听到问话,先是发呆一下,随即一咬牙。

  “殿下,好办!原来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没有了房子和店铺的人,咱下山村要了。”

  “你继续做梦吧!本王算是发现了,你咋就能总做到不要脸的程度?

  你村子那么点人你都管不明白,还想要人口。

  你不会是把自己当成韩信了吧?多多益善是不?”

  朱橚嘴上讽刺着,却给对方竖个大拇指,厉害!

  “要不迁到府城,府城人口也少。”

  房大川如今想开了,只要不杀自己,骂自己没问题的。

  以后可有得吹了,自己在四个亲王面前能够说上话。

  其他官员不出声,想不出好主意。

  包括参政照耀,但他比较直接:“朱里长,劳烦了。”

  “铃儿。”里长不说,现在放权,推铃儿,让铃儿能够在下丘村获得足够多的信任与支持。

  “仪华你说吧!”铃儿笑着又推出去。

  “好办!全拆,凡是碍事的街道两边房子一律拆掉,重新盖。

  现在天热,盖房子速度快,咱们这么多人手,还有没有事情的百姓。

  实在不行让军队参与,北平府之前建窑了,能烧水泥。

  向外卖的珐琅搪瓷也有很多,钢铁不缺,老竹子同样有。”

  徐仪华一脸自信地提出办法,无须多想便知道是铃儿这几日所教。

  “船能到了吧?”朱棡小声嘟囔一句,他在等着自己的妃子过来,现在非常后悔,之前就应该带着。

  “拆吧!今日告知,明天开拆!外面搭帐篷,把东西搬运过去,这里拆了建新的。徐将军……”

  朱棣下完令,最后与老丈人对视一下。

  “谨遵殿下之令!”徐达自然不会拒绝,他高兴,闺女跟着铃儿学习,将来能够帮上女婿忙。

  对,要像马皇后一样,那皇后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否则自己都不答应。

  燕王妃的地位要女儿自己去稳住,即便娘家比较强,但至少女儿能够服众才行。

  事情决定,不用再继续溜达了,明天开始拆,今天见到的都将消失。

  官员们面面相觑,厉害哦!解决问题是这样操作的?

  果然自己只能当个官员,而人家是亲王。

  ……

  队伍去别的地方来不及,只好回转,到营地休息,天气暖和,正适合睡觉,今天不练字。

  朱闻天则带着小伙伴处理药材,做成中成药,有的先熬好,然后与蔗糖混合在一起,形成颗粒。

  吃的时候直接冲颗粒,还很甜呢!小孩子最喜欢喝。

  有的好吸收消化,炮制完磨成粉,混合到一起,变成散剂。

  还有的即便是散剂,也要煮一下,连着药渣一起喝,药引单独放,药引其实就是起个催化剂的作用。

  老五朱橚又来帮忙,边帮边问,戴个口罩,满头大汗也不退缩,他就喜欢研究这个。

  军队开始调动,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干活,还得从窑那边运输水泥、砖头到这边。

  百姓们得知消息,倒是没人反对,要给盖新房子了,好事。

  之前的院落需要让出一截,给予补偿,东西方向让的,给予南北两边土地补偿,南北让的可以在东西两边给予新的土地。

  县城的东西走向属于运输主干道,南北向后就行了,实在不愿意的,正好,顺着主干道盖房子,离主干道要有一段距离。

  包括之后会走铁路的位置,不允许有建筑,菜园子也不行,反正官方不承认,你自己弄个菜园子,修铁路的时候必须无偿交出来。

  衙门里谁敢给伱开那个菜地的地契,谁就等着被一家流放,往草原流放,向北,南方甭想去。

  朱闻天有经验,他绝对不会为拆迁费操心。

  阿房宫赋说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也是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或者说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朱闻天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提前规划,别等着需要的时候发现那么多的房子要拆。

  包括修铁道桥、公路桥,要修高,否则水运受影响,即便有一天需要拆掉,也不能是因为桥矮才拆。

  眼下路修窄一点没关系,路边的位置得空着,为资金充裕后,以及运力需求而扩建留出足够的空间。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守村人,大明守村人最新章节,大明守村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