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吴长青迷上的炼丹。

  准确来说,是想方设法的炼制仙丹。

  从世俗中的炼丹,突破到传闻中炼制仙丹。

  比从武道入仙道难了不知凡几。

  武道与仙道至少一脉相通,武道突破巅峰,就有可能成就仙道。

  可炼丹与炼制仙丹,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道路。

  唯一的关联,可能就是都需要用炉鼎炼制。

  但吴长青就是喜欢依靠自己绝对的悟性,在炼丹一途捕风捉影般,探索炼制仙丹的道路。

  “长青……你太胡来了。”

  “你当初能摸索出人间仙道,是很令人惊讶。”

  “可炼丹跟炼仙丹,根本无迹可寻,你这么做,只是白白浪费时间罢了。”

  宋知命看着盘膝坐在巨大丹炉前。

  以灵气代替炉火,来炼就丹药的吴长青,连连摇头。

  并非是他有意想要打击吴长青。

  只是仙丹这种东西……

  简直闻所未闻。

  要知道同属一脉的龙虎山,历代飞升仙人数十位。

  也有仙人下凡回过龙虎山。

  但从来没有听说哪位仙人下凡后,曾给自己的族人们带来过哪怕一丁点的仙丹消息。

  好似这种东西,只存在于世人编撰的游记小说之中。

  他们龙虎山自吕祖开山以来,也有飞升的仙人。

  且他们这些长老每到一些日子就要祭拜这些仙人。

  以达护武当昌盛万年。

  可也没有从哪位仙人法相中,得到过有任何仙丹的明示。

  若是吴长青当年年仅八岁就能品悟人间仙道。

  还能借口以武道成仙可以借鉴。

  那这仙丹,就纯属子虚乌有了。

  人活着还是要切合实际一些的。

  他认为吴长青与其在这虚无缥缈的仙丹之上捣鼓数载乃是数百年的光阴。

  不如多专注自身仙道。

  早日成仙,逍遥自在的好。

  “师兄放心。”

  “若是这条路走不通,我肯定会第一时间放弃了。”

  “我向来不是什么会钻牛角尖的人。”

  吴长青低敛的眼帘,一心二用。

  一方面依靠自身神识,时刻关注着鼎炉内正在不断变化的丹药。

  一方面还要跟宋知命交流。

  “也罢,你小子从来就不能按照常理度之。”

  “我倒是希望你能做出这史无前例的壮举。”

  “那你就安心在这里钻研吧,我来也就是想告诉你,大阵阵基将在明日午时彻底完成。”

  “你做好准备。”

  宋知命言罢,深深看了眼那个由纯金打造,在他感知中,气息斐然的巨大炉鼎一眼。

  便转身离开了院落。

  吴长青这下子,心思彻底沉入了鼎炉之内。

  这人世间的炼丹,其实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难度。

  其过程无非就是,将所要炼制丹药的材料集齐,随后进行研磨组合,混入水,捏成一个个大小适中的药丸。

  最后盛放在铁盆之中,投入鼎炉。

  炼丹最关键的步骤,便是火候与时辰。

  且在炼制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往丹炉内添加一些辅佐的药材粉末。

  每隔多长时间,增添一次。

  一来是封锁丹药的药理,二来则是增添药效效果。

  这些步骤,拥有绝对悟性的吴长青,听过一遍,便能彻底掌握。

  但他要做的,乃是在这炼丹步骤之上,不断的推演。

  其中就包括,将柴火所燃起的火焰,改变成以自身灵气加热。

  研磨药材的阶段,以细致入微的御剑法门,将药草的研磨精细程度再上升一个层次。

  同时在药材之中,填充世间五行元素。

  比如增加火元素,可以改变药理的属性为阳。

  增加木元素,则可以让丹药色泽圆润光滑,增加不小的药效。

  增加土元素,能让丹药更容易让人吸收,且具有强健体魄的功效。

  等等等等。

  除了加入吴长青所了解的世间元素以外。

  吴长青甚至还想将自身所领悟的仙术法门,尝试着融入其内。

  就包括从那炼气士手上所领悟的天地牢笼。

  若是将天地牢笼的原理,以灵气作用在丹药之上。

  是否能练就出可以封禁修为,乃至封锁一个人生机的功效。

  以此来达到假死状态,身体却能保持千百年不损毁……

  这一系列胆大的想法。

  也是让他彻底迷上炼丹的主要原因。

  “果然……”

  “凡人的进步,离不开钻研与创新。”

  吴长青不由得在内心感叹。

  他此次所炼就的丹药名为混元丹,就是当年武当掌教炼制的那枚可以延年益寿的混元丹。

  只不过在王重楼手下。

  这混元丹需要炼制五六年的光阴。

  这当然不是混元丹需要这般长时间的不断打磨。

  而是因为混元丹炼制成功的要求太过苛刻,五六年的时间,大多数都在不断的失败。

  也只有在这五六年不断失败中积累经验。

  才有可能将圆满的混元丹炼制成功。

  而交给吴长青这混元丹丹方的宋知命却说,若是吴长青来炼制。

  顶多半年时间便可炼制成功。

  可见宋知命对于吴长青能力乃是极为认可的。

  “快了!我感觉到了寿元的清香。”

  吴长青专心炼制丹药,嘴角开始抑制不住的微微扬起。

  只要成功一次。

  那就说明,仙丹一道在这世间是绝对可行的。

  他的仙丹一路,未来就会充满无限的可能。

  翌日。

  晌午。

  大雪坪上。

  宋知命亲自将最后一笔将道门三清画完之后。

  整个徽山之上,仿佛都升腾起了一股仙意。

  在场之人,皆是感到了一股子庄严之感。

  巨大的玄武四象法阵的根基。

  看似只是一个上窄下宽的四方形巨大台子。

  但其中所要精密把控的部分,比之皇宫大殿的建造都要难上许多。

  皇宫大殿乃是雕龙画凤,考验匠人们工艺的精细程度。

  但这座巨大的阵基。

  乃是需要道门真人亲手布法,分别在阵基之上刻下四百余道道门法阵。

  同时还要绘制出道门三百三十一位神仙画像。

  好在有道门德高望重的宋知命,以及未来有望成为下任掌教的李玉斧在。

  若是没有这两人。

  根本别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

  “万事俱备,等着长青便是。”

  宋知命满意打量着自己的杰作,刚刚转身准备坐下休息一会。

  却在此时。

  他看见轩辕族地的方向,竟有万千绿意于四面八方以肉眼可见的程度蔓延开来。

  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综武:人在北凉,八岁创仙法,综武:人在北凉,八岁创仙法最新章节,综武:人在北凉,八岁创仙法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