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字特效研究室。

  陈时平看着北大捣鼓出来的3D动画短片,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动画很流畅,人物的动作表情很还不错,但是建模真的粗糙啊。

  从建模到贴图都不行,颜色和美感就更别提了。

  整体效果看起来就像是陈时平想了一下忽然想到一部动画。

  反斗天庭,曾经在央视六套播出过!

  现在研究室做出来的动画效果和反斗天庭差不多!

  乍一看挺好,但是真的毫无美感

  杨师傅也在研究室,都忍不住别过头去了。

  就这还能叫动画呢?毫无美感,毫无艺术!

  特效工程师本来还挺嘚瑟的,看到陈时平和杨师傅的反应后顿时心口哇凉。

  陈时平忍不住笑,他们现在能做出来这种东西已经非常不错了。

  随手捣鼓出来的东西虽然不如玩具总动员那样好,但是也非常厉害。

  毕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是一个级别的。

  如果陈时平现在也拿出来几个亿,没准他们也能捣鼓出来一部玩具总动员。

  或者博物馆奇妙夜之类的东西。

  “做的不错,这个技术在国际上也算一流了,些许瑕疵很正常。”

  陈时平主动开口安慰,继续鼓励道:“未来必定是你们的!”

  鼓励特效工程师几句之后,陈时平就直接问道:“假如让你做一个死物变活物的过程能做好吗?”

  特效师愣了一下问道:“死而复生?”

  “不是不是,这么说吧,人从画里走出来,画里的人活了,你懂我意思吗?”

  特效师这才连忙点头说道:“能啊,这还没有做3D动画难呢。”

  陈时平哈哈一笑说道:“伱回头研究研究,做个成品给我看看。”

  “没问题!”特效师满口答应。

  研究室里有专门的影棚给他们做拍摄素材和实验的,也不用陈时平专门去拍素材给他们。

  聊了几句后,陈时平就和杨师傅开始商量怎么制作冰雪奇缘。

  科技在发展,他们不可能去靠着纯手工画画来制作一部长篇动画。

  大闹天宫当年没条件才靠着全手工完成的,现在技术在这呢,肯定要靠电脑技术了。

  必须要与时俱进才可以!

  使用电脑来制作动画,是主流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他们不能背道而驰。

  只不过不去做3d动画而已。

  但是现在世界动画电影发展的飞快,动态捕捉技术都比较成熟了。

  国内还没摸门槛呢。

  陈时平和杨师傅这次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研究室的情况。

  陈时平打算去英国重金请动作捕捉系统的公司来辅助。

  不然的话,就只能用老办法来做了,让演员一点点演出来,画师跟着一点点转描出来。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做长片动画电影不可能靠画师在工作室里门一关闷头画。

  动画电影的质量和动画片的质量是不一样的。

  动画电影是逐帧的做,动画片是只做关键帧,做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纯手工和半机械加工的区别吧。

  后者肯定更加简单,但是匠心不足灵气不足也不够自然。

  动画电影的画面动态必须要足够真实自然。

  靠着画师自己逐帧去设计,最后出来的动作必然是扭曲不自然不真实的。

  所以动作捕捉是必须要有的,而且还要全力发展这个技术!

  这个可不光是用在动画领域,在特效电影、游戏制作领域都是非常关键的技术!

  国外发展几十年了,国内还没怎么起步呢。

  没起步就意味着要砸重金,这关乎着国内电影未来很重要的一环。

  这次和杨师傅过来也是商量这个问题。

  要是想要节省经费,只做关键帧就行,甚至动捕也只是很简单的辅助,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

  不过陈时平还是想要做精品,做逐帧动画。

  逐帧动画贵啊,等于观众在任何时候暂停都会看到一张完美的原画。

  每一帧都可以拿出来做壁纸的概念。

  只不过现在的动捕技术国内是零,转描技术倒是发展的还不错。

  神秘海域中就用了大量的转描技术来做特效。

  比如公主手里会发光的剑还有会发光的面甲和眸光。

  转描技术在真人电影中可以理解人工逐帧抠绿。

  拍摄的时候公主手里的剑就是一个普通的剑,但是拍完后特效师逐帧把剑画出来然后加上光效。

  好莱坞很多大片也是用这种技术,就比如星球大战里面的光剑对砍,还有激光biubiubiu。

  只是好莱坞已经开始抛弃转描技术,在转向3D技术后转描对好莱坞来说就太原始了。

  大船就用了动捕技术,成片效果非常不错,也是动捕技术的发展,才让卡梅隆有条件拍摄阿凡达。

  很多牛逼的技术其实早就发明出来了,3D摄影、动捕等等都发明出来好些年了。

  只不过这些东西都还不成熟,而且单独拿出来非常鸡肋。

  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会爆发出不一样的能量!

  好莱坞朝着高科技的道路一去不复返,转描这样的技术自然会被淘汰。

  不过转描技术在日本发展的非常好!日本的动画基本都是用转描技术来做的。

  日本和好莱坞走了两个不同的路线,不过都非常成功。

  后来的中国电影嘛,两个都没用好,转描工作量太大,动捕成本高.

  索性就偷偷懒了。

  至于陈时平嘛,他两个都不想放弃,不是所有的片子都用的起动捕的。

  而且国内现在没有动捕技术,转描必然不能抛弃。

  冰雪奇缘要用哪种技术也需要商量。

  是砸重金去英国找人来做动捕,还是先用转描对付一下。

  杨师傅和陈时平一起和特效工作室的人在商量到底用哪种技术比较好。

  北大研究室的负责人很兴奋地说道:“我觉得两个一起来比较好,去英国做动捕,我们的人也可以过去学习一下。”

  陈时平摇摇头说道:“学不了的,没有动捕摄影机,你看一百遍也没用。”

  “那就买啊,买回来我们再研究!”

  “人家有专利啊,直接买设备吧。”

  研究室的负责人顿时无奈,忍不住抱怨国内的电影器材厂都在搞什么东西。

  前十年国产相机发展的其实不错,怎么后来就跟不上了呢!

  “陈总要不你花点钱投资吧,这个技术的基础专利过期了吧?我们在他们的基础上研究一下。”

  陈时平:“.”你在开什么玩笑!

  他只想花钱买设备啊,这玩意要是自己研究,那花的钱就海了去了!

  研究室的负责人说道:“陈总,你也不想一直花钱用人家的东西吧,而且最专业的最新的技术还用不上,哪有自己研究更好啊,中影不是有一个电影器材厂吗?不要浪费啊!”

  陈时平抽抽嘴角,普通摄影机他们都搞不定了,还动捕摄影机?

  “技术差距太大了,而且电影行业涉及的东西太多,哪有全都自己搞的。”

  “关键技术得掌握啊!”

  “.”

  陈时平无奈,这句话真的说到点子上了。

  世界上最好的那些摄影机绝大多数都不对出售,哪怕是租赁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条件。

  “你说的对,我想想吧,要是真的去做,没有几个亿不会出成果的,这是一个大的开销!”

  陈时平仰天叹气,几个亿是理想化的状态,不理想的话可能要十个亿以上。

  技术储备太薄弱了,从头发展很难的。

  杨师傅没参与到这些话题的讨论中,等他们说完才开口道:

  “先说说电影吧,我觉得还是用转描好一点,我们现在就是用那个什么动捕帮助也不大,不如做转描。”

  陈时平想了一下说道:“先这么着吧,动捕的事情我要想一想还要回去开会讨论一下。”

  说完他又顿了一下看着研究室的主任说道:“刘主任,回头会议你也得参加。”

  “没问题,提前和我说就行。”

  技术上的问题先这么着,电影的筹备也要开始了。

  杨师傅参与过动画制作,还算有些经验,宋漴那边还没回来,现在只能靠着他和陈时平来摸索着筹备。

  事情没那么简单,但是也没那么困难。

  先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嘛。

  不是找了两百多个学生,给他们布置任务去。

  分为两组,一组去做人物设计,一组去做场景设计。

  算是征稿,征上来后主创团队在参考嘛。

  反正都是摸索着前进,没必要按照正规的方法去做。

  锻炼队伍才是关键。

  现在就是把上美厂成熟的流程体系拿过来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不如自己慢慢摸索。

  陈时平和杨师傅的想法都很简单,哪怕把前期战线拉长都无所谓。

  人锻炼出来了,后面就简单多了。

  陈时平和杨师傅他们在研究室又聊了一会后就走了。

  从北大出来后,杨师傅忍不住说道:“国内不缺人才,但是很多技术发展不上去还是缺乏重视和眼光。”

  “陈总,如果有能力,还是自己发展技术最好,如果你都不重视,我不知道还会有谁重视。”

  陈时平愣了一下然后郑重地点点头说道:“好!”

  杨师傅欣慰地拍拍陈时平的肩膀说道:“对喽,这才是中国电影改革第一人的样子!”

  陈时平哈哈一笑,和杨师傅一起离开了北大校园。

  不过想要发展技术,就要能够留住人才。

  这一点清北做的都不太好,出国率非常高,出国后滞留率也很高。

  国内的顶尖高校大多都是这样。

  陈时平要是想发展技术,就要想办法留住人才。

  不能嘴上喊着支持国产电影,实际上啥都不做吧。

  陈时平不能和韩老三学,这老小子投资电影挂个名就不管了,盲目信任大导。

  当然,还是因为他不怕亏钱,只要动静。

  反正大多数电影的投资花的是电影发展基金,怕个鸡毛!

  只是几部大片砸下去对中国电影市场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让观众对国产大片失去信心,一连过了多少年才缓过劲来。

  在当时看,几部大片的票房过亿刺激了市场,实际上是竭泽而渔!

  还伤害了观众情感,在那几部大片统统上映之后,国内的观众就开始狂热追捧好莱坞大片了。

  国内一说大片清一色的质疑,观众不再信任国产大片了。

  陈时平想到这里也认识到自己必须要搞技术!

  动捕虽然能买到,虽然不会被卡,但是不搞技术发展,这部电影的意义就失去一半了。

  以前光想着搞特效技术,忽略了这些问题。

  整个电影行业是一项项技术拼凑起来的,一部真正牛逼的大片不是一个牛逼的特效工作室就能做出来的。

  十六毫米的摄影机和七十毫米的能一样嘛!

  MAX摄影机和普通七十毫米又不一样,更别说还有更多不同功能的摄影机。

  以后想要拍出真正牛逼的大片,摄影机绝对是重中之重!

  动捕技术和动捕摄影机也是重中之重!

  陈时平回到中影后,就让小李秘书去把电影器材厂的资料拿过来了。

  发展技术之前得先了解一下国内的技术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电影器材厂主要是负责供应协调,生产只占一小部分。

  这一点陈时平一直都知道,但是今天看了详细的生产资料才忍不住头疼。

  生产你奶奶个腿啊!

  生产的都是胶卷、放映设备等一些小玩意,用的还是人家的生产线和技术。

  大多数还是洗印厂、电影机械厂、光学仪器厂生产的。

  电影器械厂等于没有生产,也没有研发部门。

  陈时平脑子头疼,又翻开国内的电影机械厂和光学仪器厂名单。

  看完也是挺无奈的,国内专门做摄影机的光学仪器厂非常少。

  大多数都依赖电影器材厂进口!

  真的是要从头发展。

  这下要投入的资金就不是几亿了,可能是十几亿几十亿!

  不过这个还真得搞,哪怕不搞摄影器材厂,数字放映终端的技术也要研究。

  最好是能够快点发展出来关键技术,不然国外大拿制定规则的时候都没机会上桌。

  到时候只能用被人的规则用别人的技术了。

  陈时平原本打算明年再搞器材厂和洗印厂的改革,现在看来要快点提上日程了!

  不然就是一步慢步步慢!

  (还有一章晚一点,今天状态很差,而且还要查资料,动画摄影器材处于我的知识盲区,得现查现写)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最新章节,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