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路途遥远,一切小心!”

  “我会的。”

  “侯爷保重!”

  “保重!”

  目送郑和登上宝船,等到船队远去,杨轩才收回目光。

  他要郑和带回西方的琉璃制作技术,其实就是玻璃的制作技术。

  他知道这玩意儿成本很低,毕竟后世随处可见。

  他查阅典籍,发现在唐贞观时期,就有玻璃制品从西方流入华夏,很多人将这东西当做稀有的琉璃,花费大价钱购买收藏。

  杨轩也是因为朱棣赏赐了几颗玻璃球,才想起的玻璃。

  他将玻璃和华夏的琉璃进行比对,又了解了琉璃的制作过程,发现工艺复杂,而且只能手工制作。

  所以发展了几百年,琉璃也只能作为奢侈品。

  (琉璃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唐代李亢的《独异志》)

  有图为证

  玻璃的用途很多,不管是做望远镜,还是做窗户,或者是镜子,都是可以的。

  而且有了玻璃,还可以为国库创造更多的财富。

  总之,大明需要玻璃的制作技术。

  可惜杨轩不会,不然就不用这么大费周章了。

  ……

  启程返回京城。

  杨轩也准备去找小师妹了。

  出发之前,他又去看望了蓝玉。

  并交代陈御医要照看好蓝玉。

  随后,便去向朱棣请了个长假。

  他没有告诉朱棣自己是去做什么,只是告诉他,等自己回来他就明白了。

  京城外,安庆带着秀禾来送杨轩。

  她帮杨轩整理好衣襟,最后叮嘱道:“记得早点回来。”

  “好。”杨轩点点头答应她。

  最后一个人翻身上马,不多时,一人一马便消失在了安庆的视野之中。

  “公主,我们回去吧!”秀禾说道。

  如今已是五月中旬,京城的天气已经很热了。

  “嗯。”安庆轻轻嗯了一声,随即便和安庆上了马车。

  “驾!”

  老胡驾驶马车,几人返回。

  ……

  此去一千多里,杨轩从京城离开后,一路快马加鞭,途中除了留下让马匹休息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赶路。

  用了小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到了小师妹所在的府县。

  在县城大吃了一顿,又将自己收拾了一下。

  杨轩这才按照老胡给自己的地址而去。

  因为地方偏僻,加之杨轩对这里也不熟悉,所以只能边走边打听。

  而他的举动,也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身着不菲,又骑着一匹好马,更重要的是只有一个人。

  这能不引起盗匪的注意吗?

  一天晚上,杨轩在野外休息的时候,就遇到了盗匪。

  过程没什么好说的,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一股盗匪彻底消失了。

  发现自己这么找,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目的地,反而还引起了盗匪的注意。

  无奈之下,杨轩只能找到这里的暗卫。

  如此,几天之后,杨轩爬山过河,终于在一个半山腰,见到了一座破败的尼姑庵。

  “我师妹就在这里吗?”杨轩看着前方的尼姑庵,问身边的暗卫。

  “我们经过多次验证,可以确定,徐小姐就在这里。”

  “而且这些年,她也从未离开过。”暗卫回答。

  “好。”

  杨轩点点头,刚迈出腿,却又想起了什么。

  他停下,再次看向身边的暗卫。

  “我现在这个形象怎么样?”

  “威风无比!”暗卫肯定地回答。

  闻言,杨轩又平复了一下心里的激动。

  “你就在外面等候。”他吩咐。

  “是。”

  做好了心理准备,杨轩再次迈出腿,向着前方的尼姑庵走去。

  大门并没有关闭着,杨轩直接就走了进去。

  院子里有一个年老的尼姑拿着一个破旧的扫帚,正在扫地。

  见到有人走了进来,便走上前,双手合十,诵了声佛号,问道:

  “阿弥陀佛!”

  “敢问施主前来所为何事?”

  杨轩停下观察,还礼解释:“在下于附近游玩,听闻此处有一庵,特意前来礼佛。”

  “我们这庵里,并未供奉什么佛,只有观世音菩萨。”尼姑道。

  “观世音菩萨也是佛家嘛,在下礼佛,并不会因为是菩萨就不拜。”杨轩微微一笑,道。

  “如此,那便请施主随贫尼来!”

  “那便劳烦法师了。”

  杨轩跟随在其身后。

  来到正殿,杨轩对着这里供奉着的观世音菩萨泥塑行礼,随后上了三炷香。

  那尼姑见杨轩很是虔诚,所以心中的警惕也减少了许多。

  毕竟,她们这里太过偏僻,除了山下村子里偶尔会有人上山来拜菩萨求子,就没其他人前来。

  杨轩虽然说他是来礼佛的,但是他的气质却说明他不是一般人。

  尼姑不拒绝他礼佛的要求,却也不敢对他放松警惕。

  拜完菩萨,杨轩又从怀里掏出五百两银票,递给一旁的尼姑。

  “我观你们这里很是破旧,想来生活很是艰苦。”

  “这点香油钱,是在下的敬意。”

  出乎杨轩意料,对方并没有收钱。

  “施主,我们在此,只为清修。”

  “若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去京城那大的尼姑庵岂不是更好。”

  “这钱,您还是收回吧!”

  “我去过很多佛寺,和尼姑庵,还从未见过不收香油钱的。”

  “不知法师你们平时是靠什么生活的?”

  杨轩心中有些好奇。

  “我们在这山上开垦了几亩地,种点粮食,倒也足够食用。”

  “平时山下的百姓上山拜菩萨求子的时候,也会带来一点粮食。”

  “我们也会下山和百姓交换一点食盐什么的。”

  “没想到在这深山之中,还有如此高人,在下佩服。”杨轩认真道。

  “施主谬赞,我等不过是方外清修之人,没那么多的欲望罢了。”

  不管怎么说,杨轩还是很佩服这些人。

  这么一番交谈后,这尼姑对杨轩的印象也好了不少。

  于是杨轩便和对方打听起了这尼姑庵的情况。

  当然,肯定没有那么直白。

  通过交谈得知,这座尼姑庵中一共只有十六人。

  其中还有几个未成年的,是山下百姓养不活送上来的。

  最后听到对方说起智光法师。

  杨轩忍不住问道:“不知法师可否引荐一下智光法师?”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