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302 有人“告状”

小说: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作者:森外 更新时间:2024-03-08 11:19:21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王濛现在已经辞掉《人民文学》杂志主编一职,荣升为部长,一天工作很忙,但并没有放弃阅读和写作,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中篇《名医梁有志传奇》。

  此篇后来获全国传奇文学奖,并被《中篇选刊》评为优秀中篇。

  同时像《人民文学》《燕京青年》《当代》《收获》等全国主要杂志他也是每期必看,包括《延河》。

  一方面为自己的创作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也是研究当前文坛作品新动向、新思潮。

  自己这部长,就是管这个的嘛。

  但今天特意拿出这本《延河》,是因为接任他当《人民文学》主编的刘兴武来拜访他。

  刘兴武今年54岁,也是国内文坛著名作家,1977年发表短篇《班主任》,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

  创作的长篇《钟鼓楼》在85年和方明华的《闯关东》一起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刘兴武担任主编以后也是雄心勃勃,要继续保持《人民文学》的辉煌,前来拜访前任,又是老领导也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

  两人谈着办杂志的事,王濛就拿出了这本新改版的《延河》。

  刘兴武一看,立刻说道:“王部长,这是方明华竞聘为主编后烧的一把火,封面纸张换了是显得时尚了点,不过竟然刊登广告!《延河》也是国家级老牌刊物,怎么变得和流行杂志一样俗气?!”

  刘兴武对于杂志刊登广告这件事的评价,王濛不可置否,不过他也没多评价。

  严肃文学刊登广告,在现在来说还是一件颇为敏感的事,社会上争议很大,自己现在身居高位,一言一行都要谨慎。

  “兴武,我对他们头条刊登的这篇挺感兴趣。”王濛翻到杂志主编推荐栏目,正是格非的那篇《追忆乌攸先生》。

  “这篇我也看了,写的确实不错,真没想到是出自一名21岁的青年。”刘兴武也是赞不绝口。“如果这个叫格非的青年以后发表的能保持这个水准,那也是一个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

  王濛听了点点头,又说道:“我在《光明日报》上看过一条新闻,说《延河》杂志社五月初在西京召开了一個中青年作家文学创作座谈会,规格挺高,邀请了好几个年轻作家,其中就有这个格非?”

  “对!不过这个方明华做的也太不地道!”

  “怎么了?”

  “他代表他们《延河》杂志社竟然和好几个年轻作家签订了一个“优秀作家合作协议,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条件是八年之内所有的中短篇必须由他们的杂志发表,这不是卖身契吗?”

  “有这事?”王濛听了也感到惊讶:“兴武,你怎么知道的?”

  “哎,王部长,你临走前不是让我注意一个叫莫岩的作家吗?就是写《透明红萝卜》那个,前几天我专门派编辑和他本人联系,看最近有没有什么好的作品,结果莫岩说不好意思,他已经和《延河》签订了什么大神约,不能给别的杂志社投稿,我才知道这事!”

  想到这件事,刘兴武就来气。

  还有刘索拉、残雪这些都是首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文章出名的,结果这次都被方明华抢了去!

  “还真有这事?除了莫岩还有谁?”王蒙饶有兴趣。

  “后来我通过莫言了解,除了莫岩,还有这个格非,另外还有苏童、余华、刘索拉、马原、铁拧.整整十几个作家!”

  这些名字,王濛听说过,譬如刘索拉、马原,莫言,铁拧,有的没听说过如余桦、高建群、格非.但心里也暗暗吃惊。

  就听着从来没听说名字的格非,第一篇就如此精彩,绝对潜力无限。

  “这个方明华,做事也够绝的的啊,想把咱们国内新人作家都弄到他们《延河》去!”王濛笑道。

  “就是!所以,王部长,您要制止他这种做法!他这样做,违反公平竞争!”刘兴武趁机建议。

  “公平竞争?”王濛的表情严肃起来,“兴武,他们搞的这个大神约,协议内容你看过吗?”

  “我没看过,不过我派去的编辑看了,条件的确非常优惠。”

  “有没有违法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这好像没有。”刘兴武也实话实说。

  “那你让我怎么制止?用红头文件?不合规矩喽,现在国家提倡的依法治国。”王濛解释道。

  “兴武,虽然方明华搞那个大神约,拉拢了十几个文坛新秀,但咱们国内的年轻作家不止这十几个吧?肯定还有更多!而且,作为一个主编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发掘新人,就像方明华发掘了格非一样!”王濛的表情严肃起来。

  “这一点,兴武,你作为主编要向方明华学习,去年刘索拉写的那篇《你别无选择》在咱们《人民文学》刊登引起轰动,其实我听刘索拉本人说,这篇最初是寄给方明华的,方明华看了赞不绝口,极力建议《延河》杂志刊登,只不过当时他是主管诗歌的副主编,说话不算数。后来还是他建议刘索拉投咱们《人民文学》,算是让咱们捡了个便宜。”

  听了王濛这番话,刘兴武心里暗暗吃惊。

  竟然还有这番波折,这个方明华,识人目光确实厉害。

  “兴武,你也不用担心,毕竟咱们《人民文学》是国刊,编辑力量都要比他们强很多,而且我们地处燕京也比他们《延河》偏安一隅有优势。”王濛安慰道。

  “你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密切注意文坛创作新动向,做一个引领文学思潮的弄潮儿,而不是追随者!这一点作为《人民文学》的主编,尤其重要!”

  “王部长,我一定会按照您说的做!”刘兴武立刻表态。

  “嗯,我也很看好伱。”

  可是让王濛没想到的是,或许太想引领当代文学思潮,用力过猛,一年之后,《人民文学》刊登了一个叫马建的作者写的一篇,违反民族政策,作为主编的刘兴武承担责任,停职检查.

  此时的方明华没想到刘兴武竟然会到王濛那里去“告状”,他还在思索如何让《延河》杂志尽快辉煌的事。

  杂志内容为王,但并不意味着不考虑别的事。

  作为《延河》,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地理位置有些偏,地处大西北的西京,经济实力、阅读人口都无法和燕京、申城这样的大都市相比。

  必须得走出去。

  是不是跑一趟申城、燕京和当地的新华书店经理们谈谈,让他们多进点?

  除了读者年底订阅,新华书店销售在现阶段是主要渠道。

  还有,《延河》是不是也可以在《人民日报》等国内主要媒体上做做广告?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主编要考虑的事。

  要不,明天早上把白苗他们叫来,大家开会商量商量,集思广益?

  但家里突然发生一件事,让他有些手忙脚乱。

  宋棠棠怀孕了。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最新章节,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