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临。

  龙来香关门歇业几日,不过每天清晨,还是会照常供应热粥。

  不知多少流民,就指望着这一碗粥过日子。

  李长笑自从被赶出来,强行放了三天假后,便取出锦囊里的铜币,转头去勾栏听曲去了。

  要说这红尘中,那里最美妙,最惹人流连忘返。

  便唯有这烟花之地了。

  李长笑喜欢花,越艳丽越耀眼便越喜欢。

  无论花期长短,每朵花盛放时,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不觉得俗。

  一连三日,都待在那烟花之地,与那本是龙城豪商千金,后家道中落,无奈沦为青楼之女的女子,坐而论道。

  在外人看来,定会想到别处去。

  不过两人并未发生皮肉之欢。

  只是在讨论曲艺,李长笑在认真的请教音韵之道。

  觉得乏味时,便听听那女子多舛的故事。

  那女子在这红粉场中摸爬滚打多年,倒是第一次,见到这般古怪的客人。

  她便将自己的故事,说给了他听。

  告诉李长笑,她父亲本是龙城中,首屈一指的富商,拥有三十余艘商船。

  每年春季,商船浩浩荡荡,北上有之,南下亦有之…凡是运河通达的大小城镇,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些他们的影子。

  后来家道中落,父母自尽,万贯家财被分瓜殆尽,更甚的是,就连她头上,都莫名欠下了巨款。

  索幸她少时学过琴棋书画,再加上长得秀美,十里八乡名气不低。

  不少富家公子,想借机纳她为妾。

  她都拒绝了,宁愿去青楼,也不愿为妾。

  虽说是卖艺不卖身,但陪酒接客却是免不了的,再加上那她身份特殊,不少来客偏偏喜欢看她。

  不过也不全是糟糕事。

  她左右观察着这名客人,觉得这名客人,与其它色急的男人十分不同。

  正巧也缺少倾诉的对象,便把一些心里话也说了。

  她在这权色交易之所,有幸遇到了想要厮守终生的人。

  是一名憨厚的汉子,不嫌弃她的出身,答应努力赚钱,将她接出来。

  几年下来。

  在两人的努力下,欠下的巨款,也差不多还清了,今年春节一过,她便能摆脱贱籍,安安稳稳过日子了。

  说到这里,她脸上却是多了一抹忧色,抬头看向城南的方向。

  “潮汐已经无法收拾,涨势迅猛且琢磨不定。”

  “知府大人召集城中人手,分为两批行动,一批前往下方的郡县,挖引流渠道,另一批在龙城外,搭建防洪线…”

  “他便在其中,希望无恙,也不知何时能再见。”

  女子默默祈祷,经历过剧变的她,深知在这世道,能得此一人,长相厮守,是多么难得。

  李长笑笑道:“兴许今晚,便能在梦里见面了呢。”

  “噗嗤。”女子掩嘴轻笑,“公子真会说笑。”

  李长笑目光也看向南方。

  他喜欢听人讲故事。

  除了闲外。

  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大梦长生体。

  大梦长生体,能够编织梦境。

  但人世间,乃至修行界,万物生灵的梦,并不都是凭空产生的。

  必然是基于现实,始于念想,再超脱之的。

  换而言之……

  各种各样的故事与经历,都会成为李长笑,编织梦境的素材。

  也是他所走之大道上的瓦块,砖石。

  前半生,他没时间找人闲聊。也很少有人愿意,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闲聊。

  如今,随着灵气枯竭,他倒是有了很多很多的空余时间。愿意讲故事的人,也会慢慢多起来的。

  虽然身为长生者,李长笑自己都还没活明白。

  突然,李长笑感应到了什么,眉头微微皱了皱,转头看向了某处。

  “公子?公子?”

  女子先是试探性的叫了两声,见对方没有回应,于是伸出手,在李长笑面前晃了晃。

  李长笑回过神来。

  眸中一道蓝光闪过。

  女子突然感到昏昏欲睡,随后便趴在桌上,睡着了,甚至还打起了微鼾。

  李长笑身影渐渐淡化,随后消失…

  ……

  一直被龙城民众供奉的河母,在清晨被人发现,留下了两行血泪。

  事实上,这两行血泪,早便已经流了。

  只是香火缭绕,阻碍了视野。

  再加上,直视河母,乃是不敬之举,少有人抬头仔细端详金身面部。

  一些随同来上香的孩童,倒是喜欢四处张望,兴许早便察觉到了。

  只是每每当他们,伸手去指时,便会被母亲训斥喝骂,之后,便再不敢出声了。

  总之,河母血泪被发现后。

  龙城陷入了惊恐,这是大凶之兆!

  很快,民间算命瞎子,便站出来解读,河母这是心疼龙城子民,才留下的血泪!

  龙城将有大劫!

  再联想到那直奔龙城来的潮汛。

  一时间,人心惶惶,不过…

  龙城毕竟是大城,不少人是不太相信的。

  更有读书人站出来反驳,河母血泪未必是凶兆,也可能是祥瑞。

  总之,一件事情,能有许多种角度解读。

  龙城知府黄庭生,快刀斩乱麻,不顾龙城一些士族的反对,强行任命两名寒门出生的官员,担任泄洪官。

  在泄洪防洪方面,这二位官员,有着除黄庭生以外,第二大的权利。

  在这场天灾面前。

  任何利益,人情,都需要让步。

  在发现河母血泪后的第二天。

  他颁布撤令,让龙城中的一些老弱妇孺,提前撤离龙城。

  并告知天下。

  龙城将有大洪!

  这则消息一出。龙城震动,然而让黄庭生意外的是,百姓撤离的意愿,似乎并不高。

  一来,龙城历史悠久,三百多年,从未发生过洪灾。

  就算是黄庭生贵为知府,说话也并非一定正确。

  二来,别地官府没有登记,离城便是流民。

  除开这两个原因外,其中有少不了,一些大户和士族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最新章节,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